育儿: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

想帮助孩子,怕是一种剥夺;强迫自己放手,又怕残忍得不是时候;如何让孩子自觉特殊、深受赏识,但又不至于是一厢情愿的宠溺?家长该怎么做,才能正确建构、提升孩子的「挫折免疫力」?

现代的父母正陷入一个不自觉的矛盾中。一方面我们担心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和诱惑;一方面我们又很焦虑小孩太脆弱,经不起挫折和打击...」知名的精神科医生和作家王浩威细腻的观察,对父母而言,有如当头棒喝。

一位四十多岁跨国金融机构投资部门主管,工作上每一笔交易决策牵动的金额都是天文数字。每天、每週、每月的投资绩效都得和公司目标、和市场、和同业相比较。在工作上,这位跨国企业的精英可以从容的面对巨大压力,甚至当部属被挫折击败时的精神后盾。但是,当自己十二岁的女儿第一次参加学校必须外宿的毕业旅行时,这位抗压性强的爸爸竟然焦虑起来:「我问她去哪玩?住哪里?爸爸也一起去好吗?我真的不放心...真的想去附近旅馆住,好就近照顾她…」

人工打造的挫折

这位爸爸不是个案。有太多的父母有同样矛盾的心情,所以有人宁愿在寒暑假花数万元让孩子出国去「体验贫穷」。或积极打听哪里有冒险和探索课程,希望藉由溯溪、攀岩、露营这种由人工打造、安全可以掌控、风险可以预估的活动,「训练」孩子的抗压和耐挫力。

《亲子天下》杂誌去年四月的调查发现,有八成六的国中小老师认为,现在学生情绪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「缺乏挫折忍受力」。老师的整体观察也印证了父母的焦虑。

王浩威分析,少子化的时代,小孩成为稀有动物,是周围大人共同关心的焦点,拓展训练「拥有的关心如此多,孩子几乎不可能被忽视,也就没有所谓『适当的挫折』」。

在经济愈来愈富裕、「孩子」物以稀为贵的时代里,父母想要培养一个能够从容面对逆境,把失败当做成长养分的小孩,其实是很大的挑战。

家长期望小孩快乐、成绩好、有好朋友、对自己的生活满意...要达到这些期望,必须仰赖小孩自己的内在力量,去妥善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。「面对挫折,『忍耐』是很苦、是不得已的。父母或许该试着帮助孩子建构新的态度,陪孩子面对挫折,也就是增强对抗挫折的免疫力,」教养专家杨俐容提出,用「免疫」取代「忍受」的新角度。

哈佛大学博士罗伯特‧布鲁克斯(Robert Brooks)认为,从内在面对挫折的能力包含:

1.能有效处理紧张和压力,适应日常挑战的能力。

2.能从失望、困境及创伤中复原,发展出明确且切合实际的目标,解决问题。

3.能与他人自在相处,尊重自己和他人。

「父母和小孩每一次的互动,都是协助孩子培养挫折忍受力的教育机会。因为在处理每件事和问题的过程中,他们学到更多启示,克服逆境的种子也将从中萌发茁壮。」罗伯特.布鲁克斯在《培养小孩挫折忍受力》一书中提醒,挫折忍受力不是一堂进社会前才要学习的「课业」,而是父母时时刻刻都需要重视的教养关键元素。

>>延伸阅读

知识类读物有助培养孩子探索能力

创造力真的重要吗?

个人简历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