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:6招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

许多青少年自认为长北京拓展训练大了,特不喜欢父母管束,却常连些日常小事都做不好,需要父母帮忙善后。父母帮忙孩子的界限在哪里,如何帮,孩子才能学会负责?

请问杨老师:我儿子国二了,总是粗心大意、丢三落四,考试要用2B铅笔,他忘记带;写作文要用黑笔,结果他带2B铅笔。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我希望他是为自己读书,但他什么都心不在焉,每天浑浑噩噩的,我该怎么帮他呢?

粗心大意、丢三落四跟心不在焉、浑浑噩噩是不同层次,但可能有关,我们先釐清这两者,再谈如何处理。

心不在焉、浑浑噩噩的孩子既无目标也没动力,因为读书不是他自己要的,自然不想花精力,这牵涉到比较深层的态度。至于粗心大意、丢三落四,可能是缺乏动力的表象,也可能只是孩子的天生特质,与动力无关。譬如有种孩子,在準备2B铅笔的过程中,突然看到有包饼乾,打开来吃,就忘了2B铅笔这件事,他的丢三落四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度较高。第二个层次较技巧性,比较容易解决。所以我们先从技巧性问题来谈。

一般而言,丢三落四、粗心大意会随着年龄增长、功能成熟,而有改善,但改善程度如何,还要看小学阶段父母是否教养得当。换言之,在十二岁前,许多自理能力都应变成习惯,粗心大意只是偶尔发生的小插曲。但如果到了青春期,丢三落四的情况还和小时候没两样,父母可能已经错过建立这项能力的黄金阶段。不过,儘管到了青春期有些教养事倍功半,对于有严重后果的行为,父母仍然要设法以不同于国小阶段的方式,来帮助孩子。

孩子小学时,父母就像一个教练,要帮助孩子看到他的问题卡在哪里,和孩子一起找到方法,透过练习让孩子内化成习惯。到国中还这样粗心大意,你若像小时候一样耳提面命,想用一整套系统方法来帮他建立良好习惯,青少年肯定抗拒。

那么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?以下提供六招帮助青少年学会为自己负责:

第一招 表达同理心

很多父母会说,「你看吧,我早就告诉你,要準备好的。」这种话只会产生负作用,绝不会让他更好。孩子感受不到关心,反而会认为你就是觉得他不好。这不是父母的本意,却是许多孩子真实的感受。

如果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懊恼,父母最好顺势而为,表达同理心,「忘了带2B铅笔,以致该有的分数都没了,你一定觉得很懊恼」。先说同理的话,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心情,而且因为没被指责,孩子不用费力气去防卫抗拒,反倒能好好面对问题。放下情绪重担,才有动力去解决问题。

个人简历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