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:孩子变成「尼特族」之前,到底发生了什么

据联合报2013年5月27日A6版报导,至2012年底,全台共有四十七万尼特族,换算下来,「每十位青年,至少有一位是尼特族」。这些未就职、未继续受教育、亦未受职训中的族群,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?

我站在教室,环视这些七岁的脸庞,恍然。

两种小孩会在课堂中胡闹(胡闹,定义为趁机发怪声、起哄、抛掷文具……):
一,聪明、已经理解课堂内容或完成眼下进度的人,所以闲着没事
二,聪明,但是听不懂内容或被动等着老师盯的人,所以闲着不想动脑

身为老师,你内心会对谁比较生气?通常,都是二吧?理由是:「都已经赶不上进度、听不太懂了,还不专心?!」
是的,我也是。
可是突然一个转念,我感到愧咎。

当然,「趁机胡闹」这个行为本身,无论发生在学业成绩佳或不佳的孩子身上,都是不好的,课堂中也就一视同仁的遏止这些行为。可是当没什么时间时,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来说,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而全神关注在成绩不佳的孩子身上,大声喝斥。
说来说去,都是「成绩」。
不是偏心,也不是呼吁老师们从此不要管理课堂秩序,而是,我意识到在此我也被分数骗了。

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大人,绝非只关乎分数/知识的多寡而已,还有待人接物、应对进退、正向积极的态度、挫折忍受度、志向是否明确……,好多好多,然而儘管出了社会工作后的你我都明白这些,我们对孩子时却始终无法抛下分数本身的意义。
分数本身,已被月晕作用发挥到极致--成绩表现好,等于品德好,等于将来可以进入一流学校、毕业后找到一流工作,人生从此一帆风顺……。
于是当名校生杀人灭尸、虐猫成性或者自杀时,我们只剩下惊呼,痛骂,眼泪。

转头,却依旧是原本的那套:上课、补习、成绩、排名,这些等同你的人格,你的道德,你的价值,你的家族荣耀,你的未来另一半,你的年收入,你的……。

的确,我不反对,许多成绩好的孩子入社会做事后也相当成功,但请永远不要忘记成就他任何形式成功背后的「价值观」与作事手法,这些来自于他的家庭教育、师生关係、家庭社经地位、父母教养态度、老师的教育手段、同侪关係、交际手腕、社交圈、个人兴趣志向与抱负……。

我当然明白,我们要求孩子们尽量得到好分数,总是有个原因:这样未来他成功的机率比较大。
可是这里有个很让我困惑的问题:什么是成功?又,如果一定要在正规教育(大环境毕企业团建活动竟难以容忍在家自学等非正规教育)中获得漂亮成绩才能提昇未来人生出路,那么这个社会体制难道没有可议之处?

----

回到尼特族。

台湾这些未就业、未就学、未受职训的NEET族,撇开伤病因素,据媒体报导,可以发现他们多有几种人格特质:
对未来没有目标、想法较不切实际、人际退缩/社交圈封闭、对生活/工作多有抱怨、家庭过度保护等。

如果今天我们「只」要求数字成绩,全神贯注在成绩上,到底我们还能教给孩子们什么?我们能完全对尼特族的出现感到不可思议吗?如果一切教育的手段,都以成绩为导向,我们的孩子真有时间去学习、练习生而为人真正该有的技能吗?
那些与人社交及相处的技能、处理冲突的技能、消化压力的技能、经营家庭生活及个人时间表的技能、处理工作能有优先顺序的技能、深入钻研一件事情的技能……。

北京租车网